金年会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金年会新闻中心 >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3-09 19:17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第4版配套题库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本部分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1“钟鸣鼎食”往往用来形容贵族生活。考古发现的青铜乐器“钟”始见于周代遗址,可能存在于()。[统考2019年研]

  【解析】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青铜器皆是出土于商代遗址。山西襄汾陶寺文化主要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的陶寺遗存,史载时期为尧舜时期。陕西长安普渡村遗址为西周墓葬。

  【解析】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但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形成的时代比山顶洞人要早得多。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因此与山顶洞人的渊源更为直接。

  【解析】和亲是指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的一种联姻。秦汉之际,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族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空前强大。匈奴贵族为了掠夺财物和奴隶,不断向外扩地,骚扰汉朝边境,给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带来严重的威胁。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被困,西汉政府感到自身实力不足,采用娄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

  4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家研究的三个重要文本被称为“三玄”,它们是()。[统考2017年研]

  【解析】魏晋玄学的根本依据是“三玄”,指的是《老子》《庄子》和《周易》。魏晋南北朝时,为了反对当时已经僵化的象数、谶纬之学和制造出无数假孝廉、假道学,思想家们从《老子》《庄子》《周易》中汲取营养,开创了玄学一派。

  【解析】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社会矛盾而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为五均六筦,即盐、铁、酒专卖,政府铸钱,名山大泽的产品收税和五均赊贷。算缗是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最早实行于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是指中国历史上对盐铁实行专卖政策的财政措施,最早始于春秋时期。均输平准是指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始于汉武帝时期。

  【解析】“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是陆贾对汉高祖建议,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金年会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他针对汉初特定的时代和需要,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一个基本模式。

  7《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统考2015年研]

  【解析】A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宗法内部必然同姓,“同志”的基础是同姓,同姓则是宗法制的内容。B项,分封制是指古代帝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在地方做“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CD两项,结盟国和联姻国都不是“同志”的基础。

  【解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9《史记》记载孙武和孙膑皆有兵书,证明《史记》记载正确的出土文献是()。[统考2014年研]

  【解析】A项,郭店战国楚墓竹简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战国楚墓,包括十六篇先秦时期的文献,其中道家典籍三篇,儒家典籍为十二篇。B项,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C项,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书有今本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D项,临沂银雀山竹简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该墓出土了大批汉代书简,内容包括兵法、先秦古籍、占卜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其中《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同时出土,解决了关于孙膑、孙武是否皆有兵书的历史悬疑。

  10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解析】秦统一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统治网,从而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统治制度为我国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B项,光武中兴是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C项,西晋统一是公元266年~公元316年,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D项,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11《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其体例与内容主要依据()。[统考2014年研]

  【解析】《汉书·艺文志》简称《汉志》,属于史志书目,《汉书》十志之一,金年会由班固撰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该书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诸子、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解析】A项,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治史思想。B项,司马相如著《子虚赋》《上林赋》,是西汉时期最负盛名的辞赋家。C项,班固著《汉书》,创造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D项,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解析】班超出使西域和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同点有:①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②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③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班超出使西域则直接帮助西域国家摆脱匈奴的控制,金年会而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成此目的。

  【解析】B项,倭奴国奉贡朝贺发生在东汉光武帝时期。而A项,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期。C项,昭君出塞发生在西汉元帝时期。D项,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期。

  15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解析】C项,《齐民要术》是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而A项,《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B项,《氾胜之书》是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所编撰的一部农学著作。D项,《农政全书》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一部农学著作。

  1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解析】C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其汉化改革的一部分,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A项,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B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没有使北魏疆域扩大。D项,北魏并未统一全国。

  【解析】A项,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上接魏晋南北朝户调制,下启唐代租庸调法。B项,摊丁入亩是清朝时期实行的赋役制度,而均田制实行于隋唐时期。C项,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改革时实行的赋役制度,与均田制无关。D项,两税法是唐朝晚期在均田制崩溃后实行的赋役制度。

  18公元三世纪前期和公元十世纪前期,我国南方政权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比较其主要目的,前者区别于后者的是()。[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解析】公元三世纪前期为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十世纪前期为五代十国时期。这两段时期的南方政权注重农业生产都是为了完成国家统一、促进商业繁荣、保存和增强实力。其区别在于,三世纪前期南方人口较少,其注重农业生产也是为了吸引北方人口。在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9我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六千多处,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江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解析】A项,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是江南地区迄今较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B项,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C项,马家窑文化位于黄河上游地区。D项,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

  20“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解析】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以青铜铸造九鼎,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解析】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距今5000~6000年,它是中原仰韶农业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结合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解析】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大汶口文化是龙山文化的源头,龙山文化距今时间更近,历史上夏、商、周都与龙山文化有渊源关系。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分布于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解析】A项,晋国的建立,与周成王“桐叶封弟”有关,是作为武王诸子进行的分封。B项,宋国是为商族后裔建立,在周公平武庚之乱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格”之一。C项,楚国是在周成王时期分封先王功臣时所建立。D项,西周后期,周宣王封弟友于郑(陕西华县),是为郑桓公。

  【解析】A项,神农为三皇之一。B项,后羿为东夷族首领,以善射著称,太康时期曾夺取夏朝政权,后为亲信所杀。C项,后稷,姬姓,名弃,传说姜源踏巨人足迹而生周弃,他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后被奉为周朝始祖。D项,契为商朝的始祖,传说简狄吞燕而生商契。

  【解析】316年西晋灭亡,南方的官僚和南逃的北方士族的首领们于317年拥立琅琊王、扬州都督司马睿为普王,次年立为帝,是为元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司马睿称帝,王导及其族兄王敦的功劳最大。元帝以王导任丞相,掌大权;以王敦任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所以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这里的“王”具体指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琊王氏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