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招牌诚信“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上线一年工作综述活跃度稳居全省各地市第一,线下活动经验做法被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情况》第6期简报刊登,文化特色专题设置在全省8家地市平台中独树一帜……2020年8月,“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正式落地,满怀,向阳而生。一年来,宝鸡学习平台立足实际、守正创新、蓬勃成长,已成为展示宝鸡形象、讲好宝鸡故事、传播宝鸡声音的重要窗口。
2020年8月10日,在省委宣传部、省委理论讲师团的大力支持下,在宝鸡市委的高度重视下,“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家上线家地市级平台之一。
平台全方位、多视角聚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宝鸡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开设有首屏首条“新思想在宝鸡”专栏,“学习路上”“E眼宝鸡”“追赶超越”“来宝鸡”“文明实践”“线°宝鸡”“书香宝鸡”“百灵宝鸡”“县级融媒”等一级栏目,导向正确、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按照“深度融合、精品呈现”原则,策划制作出大量可信、好看、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动听、易学的本地学习内容,已成为广大党员群众自我提升的“加油站”,干事创业的“指南针”。
作为宝鸡市学习宣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展示宝鸡加快“四城”建设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的重要窗口,一年来,“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围绕中心工作,积极讲好宝鸡故事,共刊发稿件8500余篇,其中1600余篇被陕西学习平台采用,380余篇展示宝鸡发展成果和厚重历史文化,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等内容的稿件在全国总平台刊发。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学员16万人。截至7月底,“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总订阅数为939万,总浏览量9627万,覆盖面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高,吸引了省内多个地市前来学习考察。
宝鸡古称陈仓,有八千多年文明及两千七百多年建城史,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孕育了光耀千载的文化长河。《周易》《周礼》《诗经》等先秦典籍在这里诞生,开启了影响中华文化三千多年的礼乐文明和我国诗歌之先河,被誉为“德政思想之邦,礼乐文明摇篮”。
如此厚重的历史,如何通过“学习强国”这一“重量级”平台进行对外展示?宝鸡学习平台上线以来积极探索,不断挖掘历史背后的人文精神,在“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和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多次调研指导下,精心策划,创新形式,精简内容,使得宝鸡学习平台成为彰显“思想文化学习阵地”,兼具“宝鸡厚重历史文化展示窗口”的聚合性平台。
由市委领导亲自把关审定展示宝鸡文化元素的平台logo及“来宝鸡”栏目名称,在“来宝鸡”栏目中开设“寻根脉 来宝鸡”“品陕菜 来宝鸡”“看青铜 来宝鸡”“游古迹 来宝鸡”“赏奇珍 来宝鸡”“访非遗 来宝鸡”等凸显宝鸡文化旅游资源和丰厚人文积淀的6个特色专题,聚合了各县区、市级各新闻媒体、市级相关部门选送的一批精品内容,向全国人民展示周礼之乡的文化传承风貌和独特人文魅力。
如何秉承“让学习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便捷”的要求,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对此,宝鸡学习平台在探索的道路上从未停歇,通过线上线下持续发力,引领党员干部一起点燃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感悟思想引领的力量,积极把平台铸成广大党员群众强魄铸魂的“心家园”。
在线上,宝鸡学习平台积极策划,发动党员群众加入“学习大潮”,举行“寻找宝鸡学习达人”,并向“学习达人”赠送“学习强国”定制雨伞、便携包等文创产品。以“把镜头对准群众,把版面留给基层”为原则,在全市各行各业中广泛发起“系列人物风采”征集,一批优秀志愿者、、教师、医护等先进人物的事迹亮相“学习强国”,用“身边人”讲好“身边故事”,使主旋律更加平实生动、亲切感人。
此外,宝鸡学习平台还积极策划开展各种线下活动,在全国率先建成“学习强国”主题观影厅,被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情况》第6期简报刊登;在全省首家举行“我与学习强国”主题演讲活动;积极举行“学习强国照亮宝鸡楼体灯光秀”“看电影、学党史”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学习强国”在宝鸡的落地。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同时,制作“学习强国”主题动画和宣传片,在全市各大楼宇电梯、户外大屏、公交车上广为播放,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021年是中国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全体用户携手并肩,同攀学习新高峰,共创强国新辉煌!